44783302_1887854901311448_175180012217958400_n.jpg

當你已經選好您的SUP板,現在是時候選擇適合您的槳囉!

 

1.根據使用頻率來選擇您的SUP用槳

 

選擇SUP用槳時,您會發現槳的材質與價格區間落差很大(從台幣1000元到20000元以上的槳都有)。因此,我寫這篇就是希望幫助大家能夠更快找到適合自己的用槳!

 

  • 對於偶爾練習

 (練習頻率三週以上)

您可以選擇鋁製桿身、把手和塑料材質槳面(桿身可調節或固定皆可)。

這類的槳非常便宜,但它們的重量較重,划行效率相對有限。

  

  • 對於常規練習

 (練習頻率兩週~三週)

您可以選擇帶有玻璃纖維、碳纖維或全碳纖維混合的桿身以及槳面的槳(桿身可調節或固定皆可),這是一個很好的折衷選擇,不論是材質及價格都是比較能符合一般使用者。此類的槳比鋁槳更加堅固和輕盈,擊水(抓水)效率也能提高許多。

  

  • 對於強化練習

(每週)

我會建議您選擇一體全碳槳,質量更堅固也更輕,此類槳在划行時,效率是最大且在能量的傳遞上也不會有損失但價格上就比較昂貴。

 

 

2.根據攜帶方便性選擇您的用槳

 

按照便利性來說有兩種選擇:可調節槳或固定槳

 

  • 可調節槳:如果您是剛入門的朋友,我會建議您朝可調節槳先來使用。

主要目的是在划槳的過程中,隨時可調整桿身長度來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桿身高度,在可調節桿身中,可以選擇找2節槳及3節槳,材質有鋁、玻纖維、玻碳混合、碳纖維

44767740_266142104090568_1113476585089925120_n.jpg 44742646_752918895040793_1658486941152182272_n.png

優點:可依照活動類型(巡航、競速、衝浪)調整長度,符合一般多數家庭成員一起使用,價格親民。

缺點: 槳重量較重,槳的組件上會有間隙,划槳時接合處能量較容易損失,靈活性較低,槳的組件會有進水的可能性。 

 

  • 固定槳:如果您想進階到一定的水平,固定槳將會是您最好的利器你可根據您的體型划槳方式來特製專屬您的槳長槳在使用上會更輕盈,槳面擊水(抓水)效率則更佳。

44897481_957911707751928_6793141255715946496_n.jpg44798443_330777487726878_6829822776094752768_n.jpg

 市場上,您會發現有2種製成方式:

固定槳會有三個主要組件(握把、桿身、槳面) 

44683132_324033164817115_591983919457370112_n.jpg

    1.在握把附近或槳面附近的桿身位置做調整銜接。

如qb、425PRO等

44779452_304204290411534_4924581884953886720_n.jpg 44699308_252799361968713_1122805859647225856_n.jpg

     2.桿身及槳面已經膠合(然後僅在握把下方依據長度做調整)。

如starboard、Lass 、Riviera等 

44755784_2159693687638619_4527927554790653952_n.jpg 44725796_182000426060249_6540915745025425408_n.jpg

優點:極輕盈,高效能,視覺設計佳。

缺點:尺寸確定後就不能再調整長度(除了裁切縮短以外),較不方便攜帶,也難以給身高不同的其他使用者使用。

 

3.如何選擇您的用槳長度

 

主要是根據您的活動類型來選擇槳長

44628877_319731488818655_7761849366729457664_n.jpg

  • 遠程巡迴:

您可選擇距離您的身高+20cm+25cm的區間內。這樣您就可採取最舒適的站姿划行。

 

  • 競速:您的最佳槳長是距離您的身高+15cm+18cm。

此區間必須配合個人的槳距和槳頻以及比賽水域等因素做最佳的搭配

 

  • 衝浪: 槳的長度將是您的身高到+10cm,在浪區中更具操作性及增加平衡。

  

*每個槳手都有自己的划姿和擊水(抓水)的方式,對於2個身高相同的人,他們的用槳長度不一定相同。也有很多外在因素會讓槳的長度作更多的調整,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測試幾種尺寸,隨著對划槳的流暢及熟識度,您將可以找到最適合您的尺寸。

 

以下指標可以知道您的槳長是否合適:

(如果您的划槳姿勢是正確的情況下)

肩膀及手軸端不適(痠痛)槳或許太長

腰部會不適(痠痛)槳或許太短

 

4.選擇您的槳面大小槳面型式桿身軟硬

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及划姿來挑選適合的槳,以下幾點是您可特別注意的地方!

  

槳面大小:  

  • 槳面越小,每槳所需的力度就越小。但是,您必須保持足夠的速度及划槳頻率,在順風和開放水域遠程比賽中,建議使用槳面較小的。
  • 槳面越大,拉動划行所需的力度就越大,此時不需增加較快槳頻只需要考量適當的划距保持相當的速度即可,適合平靜水域的競速賽。
  • 很多品牌的一體碳纖槳都有標示槳面大小。多數該區域以平方/英寸(in2)或平方厘米(cm2)表示,但為方便使用者選擇,目前許多製造商會以使用尺寸分類:XS、S、M、L、XL。 

162219.jpg

槳面形狀:

  •  槳面的高度越高,插入水中就越深,功率相對就越大。
  • 槳面尖端越方形,擊水(抓水)效率越大,這種槳面設計的優點是抽槳迅速,缺點是不會原諒入水時的角度誤差,您的槳面如果是越圓(形狀像水滴型),反而入水角度的誤差,不會太直接影響當下的效能。

  

43636834_2376047435744100_302116890182942720_n.jpg 44783454_295533897728086_5515009956803248128_n.jpg 44805177_2196876893858679_6689005972578369536_n.jpg

 

槳面角度:

角度的大小會影響槳面在水中行進時的垂直度,從而影響每次划程擊水的力量和效率。

SUP衝浪用槳:大約7度

SUP巡航及一般用槳:大約7~10度

SUP競速:大約10~12度

43681905_253544252023617_1460911457624391680_n.jpg 44838424_2120543397965959_5220728757710487552_n.jpg

 

桿身:

除了上述材質(鋁、玻璃纖維/全碳)的差別外還有桿身軟硬彈性直徑粗細、形狀可做選擇

例如:Starboard Paddle

162215.jpg

軟硬彈性:

S35

彈性最小且最堅固的桿身

多數提供給可調節槳使用

S40

剛度和彈性之間的最佳性能平衡

適用於一體全碳和混合碳

S45

彈性最佳,對於上肩部份負擔較小,適合長距離,70公斤以下的槳手較喜歡使用

 

桿身形狀:

圓桿身

槳手最常選用桿身形狀,好握且不易滑手

橢圓桿身

槳手可精確掌控槳面的方向,可減少入水角度的失誤率

shaft_shapes_oval.jpg shaft_shapes_round.jpg

 

桿身直徑:

sup-paddle-shaft-shape-oval.jpg sup-paddle-shaft-shape-round (2).jpg 162217.jpg sup-paddle-shaft-shape-skinny.jpg

大小就看個人的喜好程度作選擇,以我為例,我的手掌偏小,我比較喜愛直徑29mm以下的款式。

以上簡單說明,希望能幫助大家挑選到一支好槳囉!^^

 

 

 

 

 

 

 

 

 

arrow
arrow

    Calvin 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